城市的风景线:有趣的桥梁景观设计
1、中国,玻璃底桥
现在的大型建筑总会陷入一些奇怪的较量中,摩天大楼争先恐后要做区域最高、世界最高,哪怕高过前人的只是一点点塔尖;桥梁也是越修越长,都想跨河、跨海做世界上最长的桥。
最近在广东清远的一个景区,有一座 526 米长的玻璃底桥就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玻璃底桥。这座湟川三峡擎天玻璃桥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UAD)打造,在广东北边清远市连州的黄川三峡风景区内。为了连接廉江两岸高达 201 米的峡谷,这座玻璃桥长 526.14 米,宽 8.8 米,可同时容纳 500 人。
2、丹麦,KøgeNord车站
皇太子弗雷德里克(Frederik)于2019年5月31日在活动上正式开放了KøgeNord站。该活动标志着通往哥本哈根的新门户的开幕,该门户为往返于首都的每个人提供了更高效,可持续的交通。
225米长的人行天桥将哥本哈根和哥本哈根市之间的新双轨高铁线路连接起来林斯泰兹与现有的通勤都市近郊S-火车线路上述高下 Bugt公路。它的简单形状让人联想到1960年代的“未来派”设计,其设计让人行天桥与众不同,但却能够融入景观之中,每天有100,000多名驾车者和乘客在此欣赏。目标是通过追求简单的标志性品质来体现公共基础设施价值以及并且激发人们对旅行的兴趣。
3、爱尔兰,Canavagh桥
爱尔兰建筑工作室 O'Donnell + Tuomey建造了这座桥,这座桥梁建在李河上,通过木材和混凝土与科克大学建立更强的联系。
两个混凝土基台通过由大跨度层压木梁制成的甲板连接,并由两个钢梁支撑,整体以对角线形式跨越既有路径的蜿蜒河流,而不是通过直角的河道干扰河流的自然流量。将桥对齐的栏杆可以将各种路径拉到一起,形成行人运动的连贯流线。
4、以色列,Technion入口大门
建筑师试图在该项目中将两个原本分隔的长廊连接在一起,并对“入口大门”这一建造类型进行全新的诠释:大门不该是一个分割者和障碍,反而应该扮演一个连接桥梁的角色。
该项目重点关注了已有的场地特征,旨在通过新的入口大门将这些断裂的空间片段串联在一起,给学生、教职工和来访者都提供一个全新的公共空间体验。在规划项目时确定了许多潜在的起点,包括入口旁边的现有校园长廊和结束于外面的城市长廊。现入口大门以行人和自行车桥的形式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桥高出现有道路,并使用参数化软件进行设计,并增加了一个非正式的广场,学生可以在那里结识朋友。
5、美国,普罗维登斯河人行天桥
普罗维登斯河人行天桥连接罗得岛普罗维登斯的两个公园,并合并了五个现有码头。它的钢结构上覆有耐腐的Wana木材模块化面板,这种材料还参考了普罗维登斯在造船中的海上历史。作为这座城市的纽带,这座桥梁不仅在新的滨水公园也商场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还为经济增长创造了许多机会。该桥梁的走向同时考虑了城市流动性、定位、沿岸的景色以及作为艺术品本身的桥梁的美学。人行和自行车天桥通道仿佛一系列城市触角,聚集或分散来自各个地区和方向的旅行者。
6、意大利,圣乔治桥
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于今年早些时候在他的家乡意大利热那亚揭幕了圣乔治桥,这座桥梁取代了莫兰迪桥,后者在2018年的一场暴风雨中倒塌,致死43人。皮亚诺工作室将其设计描述为“城市桥梁”,圣乔治桥由18个细长的钢筋混凝土墩支撑,每个墩都有一个椭圆形的截面,帮助光线在其表面流动。
将使用内部传感器系统对桥梁进行连续监控。这些传感器由机器人补充,机器人沿着桥边缘轨道运行,从外部监控上部结构以及清洁光伏面板。
7、中国,五岔子大桥
该桥由柏林建筑师TomWünschmann,Achim Kaufer,Wei Cai和Philipp Buschmeyer与中国设计院SADI和JDTM共同设计,横跨成都的一条河流,将展览中心和公园与居民区相连。蜿蜒曲折的八字形五岔子大桥具有连续的步行路径,为了达到既休闲又实用的目的。
Kaufer表示目标是开发一种不仅仅具有单功能基础设施元素的桥梁,行人可以通过走无限的蜿蜒小径而无需离开桥梁体验自然与城市景观之间的所有可能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让桥梁本身成为休闲胜地。
8、丹麦,里尔朗格布罗自行车桥
伦敦建筑工作室WilkinsonEyre和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Urban Agency设计了Lille Langebro自行车桥,作为横跨哥本哈根内港的方便自行车和行人通道。
该钢桥是由丹麦慈善组织Realdania委托建造的,可通向船只,该桥位于OMA设计的Blox艺术中心项目旁边。它补充了附近繁忙的高速公路Langebro桥-Lille Langebro的意思“小” Langebro,意思是长的桥-并为穿越海港创造了一种更加安静的方式。
桥梁可以从中间打开让船通过,它在正常的日常使用中是一种简单优雅的形式,横跨水面。它的轻微弯曲是呼应街道和Christianshavn街区的旧城墙在港口的另一端弯曲形状,借此引起人们对城市历史布局的关注。
9、英国,奇斯威克公园人行桥
总部位于伦敦的“有用工作室”已通过一个由耐候钢制成的人行天桥,将一个地铁站连接到伦敦西部奇斯威克的商业园区。这座名为Chiswick Park人行桥的人行天桥是伦敦地铁站和Chiswick商业园之间路线的一部分。
这座桥包含三个由西向东高度逐渐增加的拱门,因为位于火车线上方而无法轻松地进行维修,所以设计为“零维护”。
耐候钢拱通过成角度的钢支撑扎带连接到桥面板,从而形成网络拱结构。连接在一起的倾斜支撑扎带的使用让结构更坚固、更稳定,这意味着需要的材料更少,并且不需要质量阻尼器来控制人行天桥的振动。
10、法国,钢木人行天桥
由Dietmar Feichtinger Architects设计的这座位于法国昂热的钢木人行天桥,由道格拉斯冷杉,法国橡木和交叉层压木材(CLT)制成。在CLT板所掩盖的一侧的桥梁中建造了长椅,用带孔的钢制栏杆制成靠背,人们可以在此休息。